close

我愛死音樂劇《伊莉莎白》(Elisabeth)了,劇中無法抗拒的時代崩毀與諷刺性今昔對照總讓我想起自己的國家、被過分美化的複雜人性。

故事描述生性不拘小節的伊利莎白嫁入奧地利宮廷,與國王法蘭茲年輕的愛情慢慢死於宮內繁瑣的規矩、爭權及正在覆沒的大時代,揮之不去的死神最終以真正的自由贏得伊莉莎白永恆的愛。

很多人說這是愛情故事,看黑夜的王子追求風華絕代的公主,鼓吹女性解放,看伊莉莎白勇敢追求想要的生活......,是的,它們確實是《伊莉莎白》的劇情元素,不過原創者並不是毫無但書的鼓吹此類「正確思想」,因為正確就像旋律稍一變奏就走味。

在進入主題前,必須先交代一件事:該劇始於1992年維也納,市面上可見2005年的卡司DVD。這令我十分為難,2005年版並非我鍾愛的版本,然而它是最合法、畫質最好的選擇。以下主要以2005年版為主,真的令我十分痛苦的橋段則以超連結形式,分享我偏愛的版本。

 

 

● 崩毀的舊時代

《伊莉莎白》採用鏡框式敘述,從現代說起,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伊莉莎白的軼聞,這位美麗的皇后最後死於一場刺殺,真相如此單純嗎?是否還有隱情......

死了好久的刺客魯契尼終於受不了這些老問題了,直說真正的主使者是死神呀、是死神的愛帶走了伊莉莎白,如果諸位不信,不妨聽聽同時代的證人怎麼說她!

於是燈光一變,舊時代的鬼魂爬上舞台......

如果以奧地利人的角度看這一段歷史,這一段時間正是舊時代的秩序瓦解,鎂光燈黯淡的新時代即將來到的關口。以下是伊莉莎白生時的幾件要事:

1853年 - 伊莉莎白與法蘭茲墜入愛河。

1854年 - 伊莉莎白與法蘭茲結婚。

1854年 - 克里米亞戰爭。保持中立的奧地利迫使俄羅斯從多瑙河撤軍,埋下日後被歐陸列強邊緣化的因子。劇中〈Jedem gibt er das Seine〉和〈Die fröhliche Apokalypse〉兩曲均暗示此一歷史背景。

1859年 - 索爾費里諾戰役。奧地利戰敗,割掉倫巴底。劇中〈Elisabeth, mach auf mein Engel〉法蘭茲吐露自己面對的困境,請求關係日漸惡化的妻子讓自己進門好好休息一晚時,可能是暗示這一段時期。

1864年 - 普丹戰爭。普魯士聯合奧地利戰勝丹麥,得到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

1866年 - 普奧戰爭。奧地利與普魯士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最後戰敗,並被迫將威尼斯歸還給普魯士的同盟義大利王國。

1867年 - 奧地利國王加冕為匈牙利國王,建立奧匈帝國。劇中伊莉莎白利用美貌於外交事務上的優勢,交換更大的權力,最終促成〈Éljen〉。事實上無論戲中戲外,伊莉莎白於政治立場、於情感上都更傾向於匈牙利。

1889年 - 奧地利皇儲魯道夫在梅耶林死亡。劇中魯道夫是徹徹底底的悲劇人物,他的母親伊莉莎白爭取扶養權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更有能力,他的父親忙於政務,又不幸地同時繼承母親渴望解脫的性情及父親的政治責任,極端的內在衝突最後將他逼上絕路。〈Mayerling Waltz〉是相當精彩且又毛骨悚然地自殺場面,個人更喜歡原版卡司

1898年 - 伊利莎白在日內瓦湖畔被刺殺身亡。

而到了1914年,奧地利皇儲法蘭茲‧斐迪南大公與庶妻在波赫首府塞拉耶佛遇刺,歐洲大戰爆發。

我相信原創者憐愛的並不僅僅是伊莉莎白,觀眾可在接近結束時聽到同一段旋律,那時更有輝煌時代逝去的悲憤和狂歡,伊莉莎白不過是一個恰當的文化符號。

 

 

 

● 年輕的愛情與蒼老的醒悟

伊莉莎白年僅15歲就與時年23歲的法蘭茲墜入愛河,他們不顧一切的青澀愛情往往為後人稱羨。不過這是一部「苛薄」的劇作,早在兩人定情時,已埋下分道揚鑣的線索:法蘭茲再三警告伊利莎白自己身為國王往往身不由己,後者則相信赤誠的愛能克服一切。

 

等到所有警告一一兌現,曾有的柔情反而成了半生痛苦的源頭。要直到晚年,兩人才再次修好,不過餘下的只是不勝唏噓的蒼涼。

 

 

 

● 伊莉莎白的自由與自私

伊莉莎白不幸的婚姻可以歸咎於期望自由與現實身分的衝突,宮廷生活處處講究規矩,不再擁有私人時間,真正掌權者實際上是她的婆婆蘇菲,無法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教育孩子......

她自然會想:為什麼女人非得成為男人志業的附庸品呢?

原始卡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IifJnVPf4

 

於是她開始和婆婆爭權,可能因為執意證明自己的扶養權導致長女病故。她竭盡所能地確保自由,公然聲明厭棄政治,像一隻衝出籠子的飛鳥。然而在另一首歌裡,同時擔任旁白的刺客直言:你們的公主其實就是任性自私,享受權力卻不擔責任,對孩子的執著不過是為了伸展個人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伊莉莎白曾黯然責備自己丈夫棄自己於不顧,同一句台詞王子魯道夫也說過,正在他請求伊莉莎白為自己求情不果後。

 

 

● 與毀滅的慾望共舞

傳統上,死神都會選擇好看的男人扮演,因為他必須就是致命的誘惑。

我傾向認為死神是伊莉莎白自毀慾望的投射,從她還小時就緊隨在側,破壞人世幸福,並在最後奪走她的忠誠和愛情。如果參酌歷史(劇中其實也有影射),可以說死神就是伊莉莎白畢生嚮往卻又敬畏的自由與癲狂。

較早一次登場是在婚宴上,藉由死神之口其實已說出伊莉莎白對於貴族生活不屑一顧,儘管最後她仍是嫁給了國王。

鬼片一樣的原版卡司:http://youtu.be/SwNbkC3_kyo?t=1m30s

 

另一次則是伊莉莎白成功爭得自己的自由時,死神稱聲這是他的勝利。〈Wenn ich tanzen will〉裡兩人獨舞其實暗潮洶湧,誰都想爭取主導權。2005年版這一首我真的認為有點驚悚,雖然我盡力避而不談,還是忍不住想抱怨幾句orz。

原版卡司打歌版:http://youtu.be/l0ieANViZdE?t=4m

 

 

● 混淆的被壓迫者身分

另一個有趣的對照關係是在群眾身上。我們習慣《悲慘世界》一類的視角,因而頭一段並不令人驚奇,人們抗議民生疾苦之際伊莉莎白揮霍依舊。

 

真正有意思的是在後一段,被壓迫者找到可壓迫的另一群人了。在這次的對抗關係裡,他們一躍而成壓迫者,而後來被認為秉持更為仁慈的政治傾向的王室也成了被怨恨的對象。

我們理想地呼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催眠自己醜惡的性格都在受苦受難的人民對立面,然而壓迫結構其實內建於所有人,當人民推倒了壓迫者,他們之中必然又要有人成為新的壓迫者。

 

 

● 王子魯道夫的悲劇

〈Die Schatten werden laenger〉中文譯作〈陰霾漸襲〉,是少數不受變奏改變宗旨的旋律之一。死神預告:「黑暗就要來臨,而麻木的世人視若無睹。伴隨著捕鼠人的牧笛,圍繞著金牛犢他們瘋狂起舞。

這段旋律也是王子魯道夫的主題曲,他的一生就是其母親伊莉莎白的悲哀餘音,生在權力中心,卻眼睜睜看著這艘時代的巨輪下沉,像自己母親一樣絕望地渴望這個世界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其實最悲哀的莫過於形勢總是強過於個人意願。以下是我對2005年版不甚滿意的另一段,雖然這一代的死神詮釋很有味道,然而好像唱不上去呀orz。

鬼片一樣的原始卡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hFnlJIMNY

10週年兩代卡司飆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pFwHesx-0

 

 

(看過〈變性星人登陸地球啦!〉的人會發現我確實是膚淺地用伊莉莎白歷代卡司來衡量德奧音樂劇演員的重要性,提及的三名音樂劇演員都是10週年紀念卡司。)

匈牙利版也滿神秘的。寶塚、韓版應該分開來討論。

同一段旋律在2002年的版本裡進一步發展,王子夥同匈牙利貴族反對國王,最後被拆穿自盡。

奧地利另有《魯道夫》一齣音樂劇,將王子撲朔迷離的死因更多地歸咎於不被祝福的愛情。

 


 


我不會認為《伊莉莎白》是一部勵志之作、一部終成眷屬的喜劇,儘管看完後「太好了」的想法確實會油然而生。貫穿全劇的畢竟是誰都無法挽救的頹喪,王室竭盡所能也無法控制時代這匹瘋馬,刺客嘻笑怒罵地看著這齣鮮血淋漓的大戲。至於伊莉莎白,死神說時間是他的盟友,她一生起伏最後是在死後長眠裡找到平靜,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畢生謀求的並沒能真正給她所要的,在生時的自由更近於逃避現實的重量。

然而近來劇組的詮釋似乎慢慢向市場妥協,《伊莉莎白》成了宣揚女性自主的浪漫故事。原版卡司的死神扮演者Uwe Kröger在日方接受採訪時,曾說自己扮演的死神其實只是伊莉莎白內心的投射。不過越到後期,死神的象徵意義越來越實質化,成了真正外來追求者。我認為這種詮釋窄化了該劇的深度,那讓伊莉莎白追求自由的果敢不再因為彷彿踩在懸崖邊上而戰慄,也忽略被她犧牲掉的他人、他事,觀眾再次將她請回神壇上。

《伊莉莎白》於臺灣觀眾最近一次的機會應該是2014年末到2015年年初的上海演出,我去看了,就十分納悶於「女人,勇敢去愛」一類周邊廣告。音樂劇暗示自由的另一面似乎被選擇性地忽略了。我認為一個成熟的文化應當要能承擔光鮮一面的陰影,不幸的是政治正確就像一頂緊箍咒,誰都不敢冒犯極端的理想主義者。

 

 

在此分享的遠不及完整作品萬分之一精彩,倘若有人因此去看了這部作品就好了,附上先前整理的音樂劇官錄部分整理,你可以利用它找到其他不那麼合法的版本。

以及,本文主要焦點還是放在戲劇本身,網路上已有精彩專文討論《伊莉莎白》影射的歷史背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音樂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GGY 的頭像
    PIGGY

    Ugly ME

    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